跳到内容(按回车键)
主要内容

为儿童建立更安全的数码世界 同时让更多最弱势儿童接触网络

2017-12-11

© UNICEF/UN015590/Prinsloo

2016年3月23日,16岁查米拉在马达加斯加西北部海岸的家为手机充值。查米拉辍学在家,因为年纪太小无法工作,平时只能靠上网打发时间。

《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聚焦数码鸿沟,深入探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儿童安全与身心健康的影响。

纽约/香港,2017年12月1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今日发布年度旗舰报告,表示儘管儿童是数码世界的重要参与者,(全球的互联网用户每3个便有1个是儿童),但我们却很少采取措施保护儿童免受数码世界的危害,或为儿童提供更多接触安全网络内容的渠道。

《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码世界的儿童》报告是UNICEF首次针对数码科技为儿童生活和人生机遇带来的影响、潜在危害与机遇等不同方面进行的综合分析。报告认为,政府和私营界別未能有效应对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导致儿童暴露在新风险和伤害之中,並让数以亿计最弱势儿童无法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机遇。

UNICEF执行主任安东尼‧雷克说:「数码科技,无论其利弊如何,都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法逆转。在数码世界,我们面临双重挑战──如何在减少伤害同时让互联网为每位儿童带来最大利益。」

报告探讨数码科技可以为最弱势儿童带来的好处,包括在贫穷和受人道危机影响的环境下成长的儿童。这些好处包括:增加他们获得讯息的渠道、培养适应数码世界的工作技能,並为他们提供互相联系和交流意见的平台。

但报告同时显示,上千万计的儿童正与数码科技带来的机遇失之交臂。全球每3个年青人中有1个(约3.46亿人)尚未使用互联网,这令不公平现象恶化並削弱儿童参与日新月异的数码科技的机会。

报告还探讨互联网如何增加儿童面临的风险和伤害,包括滥用个人讯息、接触不良内容及网络欺凌。无处不在的数码产品令很多儿童的上网活动难以受到监督和指导,引致更多潜在危险。

暗黑网络和密码货币则为最恶劣的剥削和虐待提供土壤,包括拐卖儿童和「自订」的网上性侵犯儿童行为。

报告呈现有关儿童使用互联网及数码科技对他们身心健康影响的最新数据和分析,並探讨有关沉迷网络与「屏幕时间」对大脑发展带来的影响的争议。

报告亦包含以下数据:

  • 年青人(15至24岁)是上网人口比例最高的群体。世界总人口中,上网人口比例为48%,而年青人上网人口比例为71%;
  • 非洲青年的互联网普及率最低,约6成青年人尚未使用互联网,而这比例在欧洲仅为4%;
  • 约56%网站所用语言为英语,很多儿童无法找到可以理解或与他们文化相关的内容;
  • 全球9成以上的性侵犯儿童网页的主机位于以下5个国家—加拿大、法国、荷兰、俄罗斯和美国。

报告指出,只有政府、私营界別、儿童权益组织、学术界、家庭及儿童自身共同努力、采取行动,才能弥合数字鸿沟,並为儿童营造更方便又安全的互联网。

为让儿童受益于数码科技,以下具可行性的建议可用于指导更有效的决策和更负责的商业行为:

  • 为所有儿童提供经济实惠的优质网络资源;
  • 保护儿童免受互联网伤害——包括虐待、剥削、拐卖、网络欺凌及接触不适宜内容;
  • 保护儿童在网上的私隐和身份讯息;
  • 传授数码素养,确保儿童充分了解网络並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保障儿童安全上网;
  • 利用私营界別的优势, 推进保护儿童上网上权益的标准和行为准则;
  • 制定数码科技发展政策时优先考虑儿童权益。

「互联网是为成年人而设计的,但是越来越多儿童和年青人使用,数码科技正深远影响他们的生活和未来。因此数码科技政策、措施、产品应更能体现儿童需求、儿童视角和儿童声音」雷克说。

捐款支持UNICEF的全球工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