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CEF/UNI172848/Singh
證據顯示有毒空氣嚴重影響兒童腦部發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呼籲各方立即採取行動,減少空氣污染。
紐約/香港,2017年12月6日─UNICEF今日發表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有近1,700萬名1歲以下兒童在空氣污染程度比國際標準上限高至少高6倍的地區生活,當中有7成半,即1,200萬名兒童在南亞生活。兒童吸入有毒空氣會令大腦及認知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空氣中的危險:空氣污染如何影響幼兒大腦發展》報告指出,呼吸可懸浮粒子污染物可損害腦部組織,破壞認知發展,帶來終身的不良影響。
UNICEF執行主任安東尼.雷克說:「污染物不但損害嬰兒正在發育的肺部,更對他們的腦部發育造成永久損害。」
「保護兒童免受空氣污染影響不單有利兒童成長和社會發展,更能減少醫療開支、提高生產力和為所有人創造更安全和清潔的城市。」
衛星圖像顯示,南亞有最多嬰兒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居住,當中有1,220萬名嬰兒在空氣污染程度比國際標準上限高至少6倍的地區生活。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則約有430萬名。
報告顯示,空氣污染像缺乏營養及受暴力對待一樣,如果在生命首1,000天發生,將會影響兒童的大腦,對他們的早期成長造成損害。
- 超細污染顆粒,可進入血液流向大腦,損害腦血管障壁,從而引起神經炎症。
- 一些污染顆粒,如超細磁鐵礦,可以透過嗅覺神經和腸道進入人體,並由它們的磁荷而產生氧化壓力並引起神經退化病症。
- 其他類型的污染顆粒(如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可能損害大腦中對幫助神經元進行交流至關重要的區域,而神經元是兒童學習和發展的基礎。
- 幼兒大腦特別脆弱,與成年人的大腦相比,它可以被更小劑量的有毒化學物質破壞。由於兒童呼吸較為急促, 而他們的的人身防禦和免疫力仍然發展中,所以他們更容易受空氣污染影響。
報告概述為減少空氣污染對嬰兒腦部發育影響而採取的緊急措施,例如父母可減少兒童在家中暴露於有害煙霧中的機會,這些產生有害煙霧的來源包括煙草、爐灶和取暖用炭火。
- 減少空氣污染,以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提供價格便宜的公共交通工具;增加城市綠地;提供更佳的廢物管理方案,防止有害化學物質公開燃燒。
- 減少兒童在家中暴露於有害煙霧中的機會,盡量讓兒童在空氣污染較低時才出門;在極端情況下提供空氣過濾面罩;建立優質城市規劃,盡量令污染源頭不接近學校、診所或醫院。
- 提高兒童的整體健康水平和抗逆能力,包括預防和治療肺炎,促進全母乳餵哺和提供足夠營養。
- 加強辨識和監測空氣污染,了解空氣質素,避免讓兒童接觸污染物和空氣污染來源。
安東尼.雷克說:「任何兒童都不應呼吸有害的空氣,社會不應忽視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