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CEF/UNI201820/Schermbrucker
必須採取緊急措施,改善青少年的愛滋病病毒防治工作
紐約/約翰內斯堡/香港,2016年12月1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發表最新報告,顯示如無法接觸更多青少年,到2030年,青少年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新增個案將由2015年的每年25萬宗增至每年近40萬宗。
UNICEF執行主任安東尼‧雷克表示:「全球在杜絕愛滋病的工作已取得很大進展,但距離目標仍很遙遠,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方面。每兩分鐘就有一名青少年感染愛滋病病毒,而感染者很可能是女童。如想杜絕愛滋病,我們需要更注意問題的迫切性,並加倍努力,接觸每一名兒童和青少年。」
愛滋病仍是導致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兒童與愛滋病進展報告2016 為每一名兒童,杜絕愛滋病》,2015年,愛滋病共奪去4.1萬名10至19歲青少年的生命。
報告提出加快青少年愛滋病防治工作的策略,包括:
- 投資於創新方案,包括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
- 加強數據蒐集;
- 終止性別歧視,包括性別暴力及污名化;
- 優先推行預防感染措施(PrEP)、現金資助項目、全面性教育等綜合預防措施,減低青少年感染的風險。
2015年,全球有近200萬名10至19歲青少年感染愛滋病病毒。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受愛滋病病毒影響最嚴重,在15至19歲青少年新增愛滋病病毒個案中,女童佔7成半。
報告的其他調查結果包括:
- 在預防愛滋病病毒母嬰傳播取得顯著進展。2000年至2015年間,成功保護全球160萬名兒童免受愛滋病病毒感染。
- 2015年,110萬名兒童、青少年、婦女感染愛滋病病毒。
- 與其他年齡層相比,0至4歲感染愛滋病病毒兒童因愛滋病相關疾病死亡的風險最高,他們往往太遲接受診斷和治療。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母親誕下嬰兒後,僅半數嬰兒在兩個月內接受愛滋病病毒測試。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兒童平均4歲才開始接受治療。
UNICEF表示,儘管在減少新增感染個案及降低死亡率方面取得進展,但自2014年,愛滋病應對機制得到的資金開始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