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香港,2012年11月20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國際兒童日」發表了新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名為《2025世代以後:了解21世紀兒童人口發展趨勢的重要性》(Generation 2025 and beyond: 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demographic trends for children of the 21st century)。報告預測下一代兒童在全球人口結構上的變化,為決策者帶來的重大挑戰,例如到2050年每3名新生兒便有1名是非洲人;同樣地,每3名18歲以下的兒童亦幾乎有1名是非洲人。然而,在100年前,每10名新生兒中,僅得1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出生。
報告指出,這樣的趨勢揭示了未來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人數,將會越來越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亦即在人口稠密的低收入國家以及低度發展國家中,貧困和被邊緣化群體的形勢最為險峻。
有份參與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大衛.安東尼表示:「最重要的是當各國着手準備2015年後的世界議程時,我們有否將這項重要且前所未有的轉變列入討論範圍之內。」他續指:「我們必須竭盡所能,讓這些兒童獲得平等的機會去生存、發展,並充分發揮潛能。」 在2011年10月,全球人口已增至70億,按目前情況預測,及至2025年全球人口將可能進一步攀升至80億。報告指,新增的10億人口到2025年時,將仍然屬於童齡,當中90%是出生自發展程度較低的地區。 |
![]() |
報告預測,全球兒童人口到2025年時只適度增長4%,但人口增長勢頭卻明顯轉向南方國家。
據報告預測,2010年至2025年間,全球20億名初生兒中,約4.55億名會出生在49個被評為世界上最低度發展的國家。另外,約8.59億名新生兒,則將出生在5大人口稠密的中等收入國家──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亞。
![]() |
![]() |
至於在未來15年5大出生率最高的國家中,預計只有美國是唯一一個高收入國家,到2025年時兒童人口比例有所增長。
雖然中國和印度將會繼續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高人口國家,但以絕對值計算,尼日利亞18歲以下人口的升幅將冠絕全球。由2010年至2025年間,尼日利亞會增加3,100萬名兒童,上升幅度達41%。但同時,每8宗就會有1宗18歲以下兒童的死亡個案將在尼日利亞發生。
報告指出,當兒童人口和兒童死亡個案轉移至全球最貧窮和人口最稠密的國家,有關國家在政策制訂上如何應對這個趨勢,將會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比如說,低度發展國家必須慎重考慮施政如何滿足兒童的需要,特別是兒童健康和教育的層面。
![]() |
研究人員基於聯合國人口司的預測,在報告中指出,因應全球人口老化問題,將逼使資源調配轉離兒童。
報告另一作者Danzhen You表示:「兒童沒有投票權,所以當政府就資源運用進行討論時,兒童的聲音往往被決策者所忽略。因此,我們更需要去保護兒童,去尊重並維護他們的權利。」 研究報告的建議包括:集中投放資源在將有大量兒童出生的國家;重點關注被忽視的群體,尤其是在高人口的中等收入國家;援助最貧窮和最被孤立的家庭,以及急切解決老年撫養問題。 |
按此閱讀報告全文(只提供英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