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斯/日內瓦/香港,2011年12月13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旗下的英諾森提研究中心發表新一份研究報告,內容指互聯網為教育和資訊的流通開拓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亦對全球兒童構成了更大的潛在危機。
兒童比家長和教師更熟悉網絡世界,加上他們比一般成年人更了解自己切身面對的風險,故此加強兒童自我保護能力是提升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綫,亦是解除網上威脅的核心。
事實上,許多兒童都懂得如何為個人電腦裝設防火牆,封鎖惡意網站。而成年人一般不及兒童追趕科技進展的步伐快,加上他們或可能限制兒童的網上自由,所以兒童每當在網絡世界遇到任何疑難,他們往往會第一時間尋求協助的對象,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成年人。
相對個人電腦,兒童使用手提電話上網的情況就更為普及。加上科技不斷進步,例如寬頻上網速度愈來愈快、視像鏡頭價格愈益便宜等,均為網上不法分子大開方便之門,進一步沖擊兒童的網上的安全問題。
報告亦指出,有效的全球性立法和執法對保護兒童十分網上安全重要。但很多國家,在推行相關法例的進展非常緩慢。即使已制定了有關法例,但卻缺乏協調工作,尤其在「兒童」和色情物品的定義上,各地始終未有劃一標準。就研究檢視的196個國家中,只有45個國家有足夠法律,打擊發放惡意侵害兒童圖片的罪行。雖然,互聯網跨越國界的運作模式,令執法存在一定困難,但各國亦應加強執法力度,共同將不法分子繩之於法。

報告反映在保護兒童網絡安全存在的艱巨挑戰,並就研究所得的數據作出務實回應。戈登.亞歷山先生續指:「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消除所有網上威脅,畢竟互聯網過於龐大,網絡使用者存有高度自主性,同時大量新興網上廣告不斷湧現。然而,倘若我們設法完全監控網絡行為,為兒童提供全面的保障,卻形同抵觸互聯網資訊自由的精神,扼殺網絡世界的發展與創意,甚至會對互聯網所能帶來的各項好處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