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按回車鍵)
主要內容

青年使者走訪中國內地與老撾 探索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與創新實踐

21/10/2025

香港,2025年10月21—— 每名兒童都擁有生存、發展和實現潛力的權利。秉承這一願景,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致力賦能青年,使他們成為兒童權利的倡導者,其中一個主要倡議「兒童友好城市倡議」(CFCI),支持地方政府將兒童的聲音、需要、優先事項與權利納入公共政策、城市規劃與日常決策,目前已獲得40個國家、逾3,000座城市推行及支持。今年夏天,一眾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青年使者,親身體驗了該倡議的實際成效。

青年使者們在UNICEF駐華辦事處及UNICEF駐老撾辦事處支持下,前往中國內地和老撾進行了一次極富啟發性的考察,深入瞭解內地如何通過發展與創新,為兒童打造安全、包容且具參與感的環境。此外,他們透過認識UNICEF駐老撾辦事處的在地工作,擴闊自身的國際視野,反思如何為世界各地兒童出一分力。

為期七天的研習之旅融合科技創新與文化交流,提供沉浸式體驗。青年使者首站先到杭州,實地體驗科技如何融入兒童友好城市規劃。青年使者參觀了包括兒童健康管理系統、智能上學路線監控系統「無憂通學路」,並在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體驗互動機械人項目,了解科技如何滿足兒童多樣化需求。

第二站蘇州則以文化遺產與兒童參與為主題。青年使者於蘇州博物館西館內,親身體驗館內根據兒童身高設計的展覽和互動裝置。博物館將「一米視角」理念化為現實,展現政策與設計如何為兒童量身打造,並促進年輕世代的參與。

行程最後一站老撾則呈現出不同面貌,彰顯社區主導如何應對環境挑戰。青年使者了解當地校園空氣品質監測系統,以及將塑料廢棄物轉化為資源的創新回收計畫; 通過與當地青年和基層工作者對話,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如何影響老撾兒童的教育與發展。

青年使者 Leo 反思杭州與蘇州如何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規劃。他注意到兩地通過科技與文化的巧妙結合提升了兒童的日常生活品質,從智能上學路線監察系統,到專為兒童設計的互動式博物館展品。「這不僅關乎先進設備,」他表示「更在於打造讓孩子們感受到被看見、被傾聽、被包容的城市。」

另一位青年使者 Leila 則表示,在老撾的見聞有助拓寬她的國際視野。與當地青年和社區的互動讓她更清楚意識到,獲取潔淨水源、教育與醫療等基本需求,為所有兒童友好倡議的根基。她表示,此行進一步堅定了她的信念:所有兒童(包括香港兒童)都應享有在支持性與公平環境中成長的機會。

UNICEF HK主席陳晴女士指,此次考察展示了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多元路徑,從杭州的科技創新、蘇州的文化包容到老撾的社區韌性建設。陳晴主席強調:「這些路徑皆秉持共同目標:將兒童置於城市發展的核心。我們相信,青年使者會將此次考察的啟發,轉化為本地行動,推動香港成為讓每個孩子都能茁壯成長的城市。」

建設真正的兒童友好城市需要全社會努力。

自2008年起,UNICEF青年使者計劃已連續第18年獲AEON信貸財務(亞洲)有限公司獨家贊助,協助本地青少年持續成長,實踐潛能。

在未來UNICEF HK將繼續致力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倡議在香港的實踐,並加強與政府機構、社區組織及其他持份者的合作,共同建設一個更包容、更關愛的兒童友好城市。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不代表、代言或推薦任何品牌、產品或服務

 

Self Photos / Files - Visiting the Suzhou Museum West

青年使者於蘇州博物館西館內,親身體驗館內根據兒童身高設計的展覽和互動裝置。

Self Photos / Files - Group photo at Unitree Robotics

參觀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機械人如何應用在兒童生活圈。

Self Photos / Files - Youth exchange with Hangzhou youth

與杭州當地青年交流,感受科技運用如何滿足兒童需要。

Self Photos / Files - Young people from Laos and Hong Kong take selfies

透過與UNICEF駐老撾辦事處及當地青年交流,UNICEF青年使者更了解當地兒童及青年面對的挑戰。

傳媒查詢:

UNICEF HK傳訊助理經理  何慧琴小姐

電話:2836 2942

電郵:[email protected]

 

關於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於1986年成立,是一個獨立的本地非政府組織,主要透過向公眾籌募捐款、與私人機構建立夥伴關係、籌辦特別活動等不同途徑,支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UNICEF HK同時亦會在本港舉辦各項教育和青少年計劃,向公眾宣揚及倡議兒童權利。